今天是: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文旅元宇宙
 
文旅元宇宙

张静娜:宋代生活美学的挖掘与传承

发布时间:2023-02-12 19:52:27 浏览次数:7159次

转自  宋扇

作者   张静娜
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
宋代生活美学概念创始人
《宋扇》品牌创始人
《宋扇清风》系列舞台剧出品人
《宋扇清风》中篇小说作者
文化部中国社会艺术协会理事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产业联盟秘书长
国际城市文学学会宋词研究中心主任
国际创意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
创意管理东坡杰出人格奖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国学传承品牌女性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际工艺美术师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源泉,是一个民族最动人的精神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中国,国强民富,从经济文化繁荣,到国门打开,以及我们在世界的地位逐渐提高,各个方面都更趋近于宋代。其实,宋代本就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极盛时期,具有鲜明的历史特色,宋代文化具有兼容精神、创新思想、经世理念、理性态度、民族意识等时代特点,文人天地,市井繁荣,呈现出内省、精致的文化倾向,在中国文化史上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直到今天,宋扇、宋词、宋瓷、宋茶、宋琴、宋代家具、宋代建筑等,依然以其独特魅力向世人展示风采。而如何在这些宝藏中挖出典型的风貌同时符合我们当代社会的历史特点,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回归天真与朴素,创造更动人的美丽与和谐,正是我们本文期待能够做到的,与时俱进,不忘初心,为当今正在动荡之中的世界带来光彩,这份虔诚、谦恭与欢喜,足以带领我们找寻到艺术的真谛,却不被技术所困顿。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

        一、什么是宋代生活美学?

     “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宋朝是个群星汇粹的年代,中国文化至此更趋精深成熟。宋代处在社会结构重大变革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城市经济地位得以提高,其商品贸易不同于唐代有规定时间、固定场所,而是夜以继日、无有定所。《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汴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即使地处远静之所,“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都城纪胜》记南宋临安,也是如此。“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都市繁华走向世俗化,市民文艺便得到孕育。

      宋代的文人不仅擅长诗词歌赋,还精通绘画、音乐、书法,成就斐然,世所公认。宋朝的文人除了读书、是学者之外,他还可以很悠閒,很潇洒,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种生活品味。他们在面对权利和财富时,可以不贪婪,因为他们心中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山水,他们很自信,他们知道自己的生命比权力和财富更高的价值所在,就连宋徽宗这样的皇帝,也认为心中的山水比权力更重要,而那时的雅集,是一个人展示自己品性和品行最好的场合,宋朝文人的品行和喜好,造就中国文化的顶峰之态。休闲是审美走向生活的契机,而审美则是休闲的最高境界。休闲较之审美,更切入人的直接生存领域,使审美境界普遍地指向现实生活。宋代士人生存的特殊环境使宋代的艺术审美走向精致化的同时也越来越贴近日常生活,艺术和生活的充分接近与融合渐成为宋代的审美风尚。

       美学切入生活,生活走向审美,这种艺术的生活化直接促成了宋代美学的表现方式,而反过来说,宋代美学之所以能够多样化发展,并达到古代美学又一次顶峰,很大程度也归因于宋代社会生活中所普遍形成的轻松适逸的文化氛围。宋代士人之所谓“玩”与其说是一种玩赏的行为、动作,不如说更强调了玩赏的过程中那种从容不迫、优容潇洒而又追求一种高雅理趣的心态,它是随兴而发、兴趣盎然、摒弃外务、沉淀心情而又精神高度集中的一种心境。宋代艺术的生活化以及生活的艺术化现象构成为宋代生活美学,并将中国古代的休闲审美文化推向了高潮,是有生命力、可古为今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种生活方式。宋代美学更是有属于自己时代的审美理想、审美形态、审美话语、审美精神,人文建构的成熟深邃,艺术表现的精致典雅。人们几乎可以从宋代寻找到所有的通俗性审美意识和审美形式。勾栏瓦肆的出现、百戏艺术的繁荣,对于中国美学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影响了审美的观念、形态和趋向。柳永词、话本小说和市肆风俗画便是其代表,绘画长卷《清明上河图》中所蒸发的是世俗市民热腾腾的气息,而没有贵族味,宋代生活美学是在从一个现实的角度提示国人,在普遍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可以更多地去追求生活情趣之美,而非财富的积累。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

       二、宋代生活美学的时代特征

       说到宋代美学文化的精髓,我们可以用以下几个关键词来描述:

      1、简单而平淡

       古代美学,到宋代达到最高,对于艺术品追求绝对单纯,就是圆、方、素色、质感的单纯,宋朝人用墨画画、烧单色釉瓷器,与瑰丽缤纷的唐三彩不同的是,宋瓷在花花绿绿中提出素朴风格,显得淡雅净洁,官瓷、哥瓷、钧瓷均体现了这一审美总体特征,比如宋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做到那么素,雾面、亮都不亮,却很美,没有一点花边、没一点火气,完全不贪图表现的欲望。

       宋朝的文人很喜欢喝茶,茶就很简单,就是水加上植物的嫩芽,再加上最精美的瓷器,这些就够了。由唐入宋的最重要改变是人的文化心态。在审美意象上不再是长河落日、匹马单弓,而是庭院深深、飞红落英。

       米芾所作《西园雅集图记》记录了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人雅集的情景,称“人间清旷之乐,不过于此”,“汹涌于名利之域而不知退者,岂易得此”。这一经过敛缩了的社会现象和心理状态,便凝定为一个独特的审美概念——“平淡”,这几乎成为宋代标志性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标准,梅尧臣《读邵不疑学士诗卷》:“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欧阳修《六一诗话》:“以深远闲淡为意”。“平淡”体现了宋人审美的基本态度和格调。

       2、精致而轻松

       所谓精致,可谓精到极致,宋代政治的宽松、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勃兴、自然道趣和禅悦之风的流行,为宋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宋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早体现较为精致特征的时代。“韵”在宋代被美学界所广泛认同和接受,并作为“极致”性审美范畴,得到尊崇的态势,“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亦亡其美。”“韵”与美相连,“韵”存则美在,“韵”失则美亡。“韵”又“尽美”,是最高层次的美,“韵”在审美内涵上正是前述的“逸”。“韵味”与“逸气”相通相合。黄庭坚《题东坡字后》道:“东坡简札,字形温润,无一点俗气……笔圆而韵胜。”所谓“无一点俗气”正是“逸气”,于是有“韵”便是精致。“韵”风行于宋代文化和审美领域,成为对明代中后期美学最具影响力的范畴。宋代美学一改唐代美学顶天立地式的自我张扬与境界拓取,从自然、社会的外在形象的开掘写照转而进入一种生活理趣与生命情趣的内在体验品味。在宋人的艺术表现领域,日常生活的题材以及对个体生命意趣的表现越来越明显,艺术轻松地融进了生活,人生通过艺术而得到了雅致化。

        以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为例,他在5米多长的画卷上展现了清明时节首都汴京东南城内外的热闹情景,反映了都市形形色色、各行各业人物的劳动和生活,以及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市井文艺场景。市井风情,瓦肆风韵,一一栩栩如生地呈现。市井俚俗的下里巴人之调,已与文人士大夫的阳春白雪之曲分庭抗礼,并呈现出酣畅淋漓的市井美学风采。

       3、创新而超逸

       宋代美学对于唐代美学表现为摆脱前代,进而自立、发展的过程,北宋美学及其发展历程形成了初宋、中宋、晚宋三个时期,分别代表了三个美学阶段:唐韵浸染期、宋调形成期、宋调鼎盛期,体现出宋代审美精神、思潮、特征、形态的变化情形,印下了宋代美学史的发展路线图。宋代提供了一些新颖的审美形式和形态。诸如鼓子词、诸宫调、讲史、说经、杂剧、南戏、话本、风俗画等等,词完全成熟和成为标准化形态,宋代的体育,已进入美学领域,无论北宋,还是南宋,均极兴盛,特别是水上体育运动,已成为人们的审美观照对象。《东京梦华录》对北宋汴京金明池竟渡的描述,《武林旧事》对南宋钱塘江弄潮儿弄潮(比现今的冲浪运动更惊绝)的描述,都体现了两宋体育美学的成就、水平。而作为美学门类之一的绘画就有以金明池竞渡为审美描绘对象的。绘有《清明上河图》的张择端又绘有《西湖争标图》(金明池又名西湖,因在汴河之西,故得此称),系院体画,有着画者的一贯审美特色,工笔细绘,具有全景式特点,金明池的景观一一毕现,配以密集的人物,简直是须发毕露,画家以自己所独有的绘画语言进行审美表述。在服饰美学上,宋代也有其别致新样之所在。例如立春时节,妇女剪彩为花、蝶、燕,插于鬓上,名叫春幡,又名幡胜、彩胜。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词云:“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蝶恋花·立春》词云:“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宋的版书,是全世界最珍贵的文化,它的排版印刷方式,是世界上最美的,在拍卖市场,宋版书是一页页卖,十一世纪宋朝独创的活字排版印刷术,让当时的知识、教育普及,造就庶民文化。甚至还影响到十五世纪德国古腾堡圣经,(第一部用活字印刷术印刷的圣经)的印刷。

       如果对唐诗、宋词的一些审美形态加以比较,就可以发现,唐诗讲求对仗工整,宋诗则追求超逸唯美。如果对唐、宋人的性格、心理、精神,加以大致、轮廓型比较,可以看出,唐人龙城虎将、醉卧沙场的气魄、气派和气势,宋人由外部世界逐步敛缩为内心态势。宋人以艺术为本位的价值观便有助于促进美学的发育,在气质、性格上,唐人臂苍牵黄,裘马清狂,少年英杰;宋人则红烛夜酒,闲云野鹤,中年绅士。

      在审美品位的崇尚上,宋代也较唐代有变化,唐代朱景玄提出神、妙、能、逸四画品,逸品居后,但到宋代却作了根本性调整。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里把逸品置于首位,称“画之逸格,最难其俦”,重视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莫可楷模”。所谓“逸”,就是超越、超逸,超越有形、有限而达于无形、无限。宋代书法“尚意”是对唐代“尚法”的反拨和自身审美的确定,在审美内涵上仍然以“逸”为主体。唐诗灿然大备,宋人似乎难以为继,但宋人自有进取和超越精神,有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从而获得创新性成就。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柳永

       三、宋代生活美学传承的时代意义

      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用简洁平实的语言阐明了宏大深刻的道理,饱含深情,意韵深远,直指本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给了中国人无穷无尽的滋养,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宋代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一个巅峰,实际它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巅峰,首先它是保护文化的一个政治体系,其次它是以德立国的一个政治思想。再者它是以德入各种门道的,其实这个德就是道,先有道才有德,所以宋代在这方面是把这些中华文化的先进的思想,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变成了社会现实,并展现为社会形态。以至于家家户户人人在《清明上河图》我们看到的这些人物场景,包括人民生活状态,在元代的,马可波罗是一个大使,他写到的游记中有提,就是说《清明上河图》中东京城中的人民非常的自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艺,而且非常的有礼貌。我相信这样一个生活场景,当时三百万人口《清明上河图》,它代表了全球,可以说发展至今最高的一个文明程度。

        宋代周敦颐是一个道学研究家,他写了一篇《爱莲说》。《爱莲说》在什么样的情景下写的呢,他说“世人皆爱牡丹”自唐以来世人皆爱牡丹,陶渊明爱菊,我独爱莲,为什么呢,因为唐代它喜欢富丽堂皇的东西,喜欢高贵的,那是权贵喜欢的牡丹。陶渊明爱菊,菊可以根植于大地,他可以做隐士,他可以自给自足,菊其实就是足的意思,同音,也就说我可以自给自足与世无争,这是一个不争,是一个无为。他说独爱莲,莲是什么,我在瘀泥里我也可以保持高洁,这是做人追求的一个很高境界,因为你对污泥这样的环境你逃避,可能是菊,而你追求繁华,你可能就无法有这种高洁。道法自然,厚德载物,平淡天真。因为很多大臣他跟皇帝去沟通,宋代不杀文人,吐沫星弄到宋徽宗脸上,宋徽宗老老实实在那儿听,动都不动,这是一种人和人之间非常极致的,虽然中国是帝制,但是在帝制的情况下达到了一个人人平等,思想绝对是平等交流,可以讲真话。还有一个我要把这个“真”字加进去,道法自然,就是平淡天真,平淡指的是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这种态度很平淡,而且温文尔雅,没有什么让他着急的。平淡其实另外一个理解叫慢生活,他们可以很惬意的感悟自己的生命在流淌,而是由顺其自然,道法自然。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一定的文化形成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但由于文化具有滞后性,因而当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传统文化并没有消失,反而是跨阶段地影响与制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综合,用历史和科学的观点来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切实把握和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现代化的基本精神理念,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发展和创新。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经磨难,一次次凤凰涅槃,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观,最根本的就是深深植根于民族基因的伟大精神支撑和崇高价值追求。随着国力增强,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特别是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激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观照当下,才是让文物活起来的真正意义所在,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文化自信由然而生,这就是宋代生活美学传承的时代意义。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三、宋代生活美学的传承载体与传承方式

      博大精深,同时又精致超然的宋代生活美学,需要找到合适的载体去传承,其实,小到一叶白茶,一把团扇,大到一个特色场馆、一座仿古庄园、一个主题特色小镇,都可以承载着宋代生活美学,来到我们中间,成为传承文化的载体。那么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传承的更加符合时代特征并且有效呢?

      首先,传承文化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可以创立宋代生活美学幼儿园,让孩子们从小就在传统文化的氛围里玩,简单的打坐,临摹诗经的,他们可以写得很慢,只需要记得中国的文字有多美,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在琴棋书画的宋代场景熏陶里精美雅致的长大,懂得礼仪,敢于创新;追求精致,获得休闲。从幼儿园,从日常的点点滴滴,言谈举止,从小让他们养成不去追逐外在的浮夸而注重内在的陶冶与精致。现在中小学课本,已经加入了大量的唐诗宋词,很多出国留学的孩子们在国外忘记了曾经学过的课文,而唯独留在他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唐诗宋词,那是我们文化的血脉,我们如果能把精美的宋词谱成曲,让孩子能唱出来,然后他们一边唱一边也就记住了,并且日久弥新,永难遗忘。

      第二,国家鼓励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我们可以在校园里设立宋代生活美学体验馆,在社区、公园或风景区里开辟出专区,装饰成宋代生活美学馆,打造宋代美食馆,宋代特色酒店等,比如宋代园林式酒店,客人住里头可以穿宋代的服饰,洗漱用品,锅碗瓢盆、家具都是宋代的,客人手持宋扇,戴上VR眼镜,可以感觉自己好像在穿越,看到一切都是宋代的,利用投影,让人在科技元素场景里面切换,完全就是电影中一样,播放优美的宋词旋律,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和深刻的记忆,就象是真的回到了宋代。同理,还可以打造真实景观的宋代特色小镇,宋文化在每个领域都会玩到最极致,一定要把理吃透,然后表现形式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的东西,这种东西出来就是有说服力的,而且直接在某个高度上,这样节约沟通成本和教学成本,恰恰更智慧的做,用这种方式在全民心中播下传承和普及中国顶级传统文化的种子,用艺术的方式,将宋代的文化传递到现代人的生活中去。宋代文化的一些精华已经濒临失传,比如说宋词的创作已经很少有人问津并达很高造诣了,宋词是怎么做的呢?当然我们已经没有当时的社会环境了,做词的方法也濒临失传,传承文化首先要还原,在还原基础上我们才可能继续去创新和发扬。而创作的关键是场景还原,让人首先来到那个环境他能感受某种氛围,需要一个场景来支撑,雅集其实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浓缩的容易创造即兴大作这么一个场景,这种雅集的形式是非常值得提倡的,曾经与一些对宋词研究有兴趣的朋友一起参与了一次雅集,堪称经典,我们宋词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振海先生(80后)即兴创作了宋词,后来宋词乐舞研究会名誉会长,姚昆宏教授,即兴配曲,现场一个演奏家即兴吹箫,还有即兴团扇舞翩然入池。这种即兴的雅集不可复制,再来也不会有,这次组合在我心目中是最精彩的一次雅集,民国时期有很多大师常这样玩,但近代以后就不再普遍了,应该让更多人了解雅集这种形式的中华文明,将“琴棋书画,诗酒茶花香”等中国元素一一植入,就是说把每一个雅的事务,在理论上夯实,雅集可以与国际接轨,这种集会跟西方的私人Party很像,很多艺术家在聚会上即兴的跳舞,唱歌,其实国与国之间,民与民之间应该有一个道法自然的沟通方式,雅集需要雅人,雅人需要雅量,与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坐而论道,碰撞出精彩艺术,促进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交化交流。这些文明让子孙万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它的兼容精神、创新精神和物以载道,也将以内外兼修的美感,引领更多信息化时代唯美不破的年轻群体走进传统文化。

       第三、我们应该推动主流媒体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要充分发挥平台优势,舍得拿出黄金版面、黄金时段、黄金栏目,把最优秀、最精彩、最关注的文化食粮呈献出来,让读者、观众、听众了解历史、汲取知识,饱餐优秀文化盛宴,接受优秀文化洗礼。传承优秀的宋代文化,媒体要善于引导、善于创新。通过寓教于乐、寓文于娱的形式,让优秀文化充分展示在版面、画面、声音、文字中,像空气一样浸润人们的肺腑,净化人们的精神家园。对于主流媒体而言,传承优秀文化既是一种责任担当,也是一种舆论“亮剑”。每一位媒体人都要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激浊扬清,坚守精神家园,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真正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中华大地熠熠生辉、发扬光大!。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国家的文化价值核心,克服发展中的阻力,才能保证中国文化价值的传承。

      在我国,宋代文化遗址丰富,宋代文化艺术名人众多,分布于各省,具有广阔的开发空间。而宋代生活美学,及以琴棋书画诗香茶为表现形式的文化生活内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将艺术融于生活,对于任何时代都非常适用,特别是当下,新冠疫情的爆发正在也将深远地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宋文化可以提升全民文化品味,从根本上治愈不良社会心理,提升人民幸福值,同时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提升国家形象。宋文化的知识普及和场景体验,实际上是提倡一种艺术化生活方式,对于整个社会,可以起到彰显个人才华、激发人民创造力、节约社会财富、美化生活环境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宋代,也是人类文明史中,最具大众创新精神的时代。宋文化的挖掘和发扬,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人民身心健康、社会繁荣稳定有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也是世界文明走向新篇章的有益的借鉴与先导,宋代生活美学,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将美立中国,善举天下。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诸多重要场合屡屡提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文化发展理念。宋代文化作为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的文化巅峰,宋代生活美学的传承与发展必定成为彰显国人文化自信的典范。

作者: 张静娜 2021年1月1日

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民政部登记的国家一级组织——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批准成立)

COPYRIGHT©1997-2017     主办: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工作委员会(CMCA-MCC)【可信网站】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工信部1号楼8层       秘书长单位:物链芯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秘书长:元宇宙实验室(深圳)有限公司  Email :328807352@qq.com 联系电话:13366570151(微信)010-51055845

中文域名:物链芯.中国  物链芯工程.中国    TC2017.org.cn  分布式存储.中国  央链.中国    京ICP备19012045号-1    

扫一扫关注我们
随时了解我们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