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平台公报
 
平台公报

关于推荐委员单位参与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服务-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标识(DID)技术要求》和《区块链服务-数字孪生开发平台技术规范》两项团体标准编制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8-18 16:08:46 浏览次数:6770次

 各委员单位和相关意向单位

    为响应《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数字身份统一认证和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电子公文等互信互认,促进政务数据共享、流程优化和业务协同。在数字经济逐渐成形的背景下,推进政务系统进行数字化转型,而数字孪生作为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等先进理念的重要智能技术之一,与区块链元宇宙结合的应用已成为各界关注重点。根据我元宇宙产业委联姻单位《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评估审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示,团体标准《区块链服务-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标识(DID)技术要求》《区块链服务-数字孪生开发平台技术规范》符合立项要求,特邀请各界参与编制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中标政联(北京)标准化技术院牵头,参与单位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工作委员会、中标政联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物链芯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使标准的内容更加科学、规范和合理,具有高质量的适用性和代表性,并保证标准的按时完成,现面向相关上、下游领域国企、央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等开展征集工作。

 

    我委特推荐有意向委员单位可参加本标准起草,填好回执(见附件),加盖公章后传真/扫描并寄至我委秘书长团队

 

 

 

附件1、立项及公示;2、参编说明;

3、申请回执表;4、服务合同

 

2023年8月18日 

 

 

 

附件立项及公示文件

 

 

附件二:

关于征集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服务 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标识(DID)技术要求》和《区块链服务 数字孪生开发平台技术规范》2项团体标准的参编说明

各相关单位:

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组织立项起草的《区块链服务 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标识(DID)技术要求》和《区块链服务 数字孪生开发平台技术规范》2项团体标准,立项单位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单位有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工作委员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标政联(北京)标准化技术院、物链芯工程技术研究院等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面向全国各央企、国企、民企、科研院所及高校征集参编单位,共同制定高技术水平的团体标准,以供各单位在此领域的相关工作中作为支撑依据。

具体团体标准情况和参编要求如下:

一、2项团体标准编制范围

《区块链服务 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标识(DID)技术要求》:

本文件确立了基于区块链的DID的设计原则,并规定了对DID标识符、DID方法、DID数据模型、DID生成、DID验证、DID解析以及隐私安全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标识符的设计、建设及应用活动。

《区块链服务 数字孪生开发平台技术规范》:

本文件确立了基于区块链基础服务的数字孪生开发平台的基本原则和平台结构,规定了整体技术要求、区块链基础能力与工作台要求,并给出了测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作为区块链基础服务的工业数字孪生开发平台的设计、建设、数据接入、评估、优化等环节。

二、2项团体标准编制目的、意义或必要性

《区块链服务 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标识(DID)技术要求》: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数字身份统一认证和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电子公文等互信互认,促进政务数据共享、流程优化和业务协同。在数字经济逐渐成形的背景下,推进政务系统进行数字化转型,数字身份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传统数字身份的实现方式多以中心化数字身份、联盟式数字身份为主。从互联网业务看,用户的身份和数据已实现了数字化和网络化,互联网公司具备一整套成熟的身份管理系统,从加密信任验证角度看,每个中心化管理机构充当信任根,并可能联合多机构实现身份信任背书。但传统数字身份框架使身份验证与服务提供绑定,致使基于身份验证的云化平台逐步形成,并衍生出诸多问题,如:身份孤岛、重复认证、多地认证问题,身份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中心化认证效率和容错问题等。为此,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标识符(DID)应运而生。

针对当前个人信息被任意收集、过度采集、隐私数据泄露风险高、数字身份不统一等问题,根据政策导向和数字身份实际需求,打破目前分布式身份领域关键技术创新以及标准体系国外为主导的困境,突破性将分布式数字身份与商用密码进行有机结合,开展适合我国的分布式数字身份管理框架与体系研究工作,以数字经济的应用为载体,依托国家数字身份基础设施、金融机构、教育机构 、电信运营等相关机构和单位,有效减少在公共互联网上收集、存储个人敏感信息的行为,实现跨应用跨场景的数字身份的互联互通与融合,切实打造的高效、高可用的数字身份管理系统。去中心化标识符是一种国际通行的新型可验证标识符,可赋能个人和组织更好地控制其线上信息与关系,并提供更高的安全与隐私性,是实现Web3.0及自主管理身份的重要技术路径。目前,国际国内厂商纷纷布局基于区块链的DID,本标准的研制能够协助行业加强对基于区块链的DID的认识,对其设计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具体的要求,协助企业构建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为实现跨应用跨场景的数字身份的互联互通与融合,切实打造的高效、可用的数字身份管理系统提供DID技术要求,为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行的数字身份标准支撑,为全面保护公民基本隐私权利、提高国家公信力、维护国家安全和数字经济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为数字经济提供创新技术、标准支撑、可行的分布式数字身份应用方案、构建安全、可用、惠民便利、保护用户隐私且满足监管需求的数字身份框架体系。从而为全面保护公民基本隐私权利、提高国家公信力、维护国家安全和数字经济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本标准的实施可解决传统数字身份架将身份验证与服务提供绑定而导致现有互联网中的身份孤岛、重复认证、多地认证问题,身份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中心化认证效率和容错问题等,助力自主管理数字身份的快速落地,提升互联网用户对自己数字身份的掌控能力,进一步解放数字生产力,推动政务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为全面保护公民基本隐私权利、提高国家公信力、维护国家安全和数字经济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本标准的实施可减少数字身份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标识(DID)的重复建设,统一要求,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身份体系标准化建设,并为后续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经验。

基于以上目的和意义,本拟立项标准为了加强行业对分布式数字身份验证机制的认识,对其设计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并给出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对设计分布式数字身份验证机制所需关注的总体目标、原则、架构、标识、方法等内容进行标准化,充分结合落地应用贴近产业、团标制定周期短的特点,满足快速发展的用户数字身份标准化需求,为后续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基本的应用数据支持。

《区块链服务 数字孪生开发平台技术规范》:

1.目的:

数字孪生作为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等先进理念的重要使能技术之一,与区块链结合的应用已成为工业界关注的重点。但在数字孪生技术研究与应用发展过程中,尚未形成区块链服务结合数字孪生开发平台的标准化共识,行业落地时存在基本原则、平台架构、整体要求、区块链基础能力与数字孪生工作台要求等种种差异,导致模型间、数据间、模型与数据间集成难、一致性差等问题,造成新的孤岛,技术推广应用及使用成本居高不下。

制定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区块链的数字孪生开发平台标准,能够规范文件格式、孪生体管理、场景管理、图层管理、资源管理、数据连接与集成、平台引擎、系统配置和接口管理、系统基础管理、测评要求等相关内容,以满足数字孪生开发平台的标准化开发需求,为后续相关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支撑,便于实现区块链服务结合数字孪生开发平台的持续发展。

为了提供区块链+数字孪生技术融合的行业参考,促进和推动技术创新,本文件结合区块链的安全性、多方协作、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性,对基于区块链服务的数字孪生开发平台进行规范。

2.意义:

政策层面,通过区块链与数字孪生技术融合共同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多元技术融合是推进数字化进程的重要抓手。因此,规范区块链与数字孪生结合技术的标准,是推动数字孪生在区块链应用落地的重要基础。

行业层面,区块链+数字孪生是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结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区块链+数字孪生标准制定,也是工业互联网标准化的重要部分。

企业层面,基于区块链+数字孪生仿真模拟技术实现降本增效、防范风险、设备维修快速响应、信息安全、数据互联互通互信,因此,完善相关标准有利于区块链+数字孪生在企业层面规范应用。

用户层面,区块链+数字孪生缺乏标准,导致落地过程存在难点,因此,区块链+数字孪生相关标准的制定有利于解决数字孪生落地难的问题。

3.必要性:

政策层面,区块链和数字孪生技术是推进数字化进程的重要抓手。《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规划文件指出,要推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示范工厂建设,构建面向工业生产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系统,探索形成数字孪生技术智能应用场景,并推进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大标准试验验证力度。

行业层面,数字孪生是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结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数字孪生标准制定也是工业互联网标准化的重要部分。

企业层面,基于数字孪生仿真模拟技术实现降本增效、防范风险、设备维修快速响应。数字孪生赋能传统物理世界面向数字世界的延展,形成双向映射、动态迭代的立体式结构。利用仿真技术对孪生体进行测试、验证、调试等,对现实产品面临的未知风险、成本控制、快速响应运维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完善相关标准有利于数字孪生在企业层面规范应用。

用户层面,数字孪生缺乏标准导致落地过程存在难点。首先,缺乏数字孪生相关术语、系统架构、适用准则等标准的参考,导致不同用户对数字孪生的理解与认识存在差异;第二,缺乏数字孪生相关模型、数据、连接与集成、服务等标准的参考,导致模型间、数据间、模型与数据间集成难、一致性差等问题,造成新的孤岛;第三,缺乏相关适用准则、实施要求、工具和平台等标准的参考,影响用户或企业使用数字孪生时的体验。数字孪生平台相关标准的制定有利于解决数字孪生落地难的问题。

基于以上目的和意义,针对区块链和数字孪生的技术要求达成产业融合应用场景中的技术共识,为数字孪生万物可视的生产研发提供规则,促进产业共同效益,有必要建立区块链服务数字孪生开发平台技术规范,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对数字孪生技术要求的标准化需求,为后续行业和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基本的应用数据支持。

三、2项团体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区块链服务 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标识(DID)技术要求》:

1、总体架构

本标准主要研究并提出DID分布式数字身份验证机制设计指南:主要对分布式数字身份数据的验证机制这个新兴的主题进行标准化,增强行业内对其认识,为行业应用建设分布式身份验证机制提供指导建议,包括分布式数字身份验证机制设计原则和目标、DID的生成及验证的机制与方法的技术指南。主要内容包括DID分布式数字身份架构、DID标识符、DID方法(创建、更新、读取和停用)、DID数据模型、DID文档、身份验证流程、安全要求等方面。

2、设计原则:

1)去中心化:基于区块链的标识符应采取分布式管理原则,宜减少标识符注册信息和服务的集中控制,避免对中心式机构或单点故障的依赖性。

2)控制:应授权数字身份实体直接控制其数字标识符,无需依赖外部机构的介入。

3)隐私安全:数字身份实体应具备控制其信息隐私的能力,确保请求方依据DID文档获得所需的安全保证级别。

4)证明:DID控制者在与其他实体交互时应提供加密证明。

5)互操作性:DID基础设施可利用具备互操作性的现有工具和软件库

6)可移植性:去中心化数字标识符应独立于系统和网络,应授权数字身份实体在任何支持DIDsDID方法的系统中使用其数字标识符。

7)简易性:支持简易操作组件功能,应易于理解、实施和部署。

3、主要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分布式数字身份验证,并可指导分布式数字身份服务的设计、开发和检测。主要内容包括:

1)分布式数字身份验证机制设计原则和目标。

2)DID分布式数字身份架构。

3)DID标识符:DID标识符的命名空间,DID标识符由3段构成,DID机制标识、DID方法标识和DID方法特定标识。

4)DID方法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 规定授权及执行的操作过程及方法,包括加密过程;

  • 规定DID控制器创建DID及其关联的DID文档的过程及方法;

  • 规定DID解析器解析DID文档的过程及方法,包括DID解析器如何验证响应的真实性;

  • 规定DID文档更新的条件以及DID控制人更新DID文档的方法,或声明无法进行更新;

  • 规定DID控制器的DID停用条件及方法,或说明不可停用。

5)DID数据模型:

  • DID数据模型应提供DID文档和DID文档数据结构。DID文档应与DID标识符形成键值对,描述引导与标识实体进行加密验证交互所必需的公钥、身份验证协议和服务端点,如图1所示;

  • DID文档数据模型中的所有键值对应为序列化的字符串;

  • DID数据模型可定义其他的扩展机制,扩展机制应该支持无损转换到任何其他一致性表示。

图1 DID数据模型图

6)DID文档:定义DID文档中包含的内容,如DID标识的控制者、验证方式等。

7)DID解析:定义从DID解析到DID文档的输入和输出。定义一个通用解析器的功能:至少实现一个标准解析功能,并且必须能够以至少一个标准方式返回标准解析文档。

8)身份验证流程:定义支持的可验证凭证验证流程,如直接验证、匿名验证、选择性披露等方式。

9)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标识应符合以下安全技术要求:

  • 应保证DID标识符的全局唯一性;

  • 应保证所管理的DID文档、数据注册表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

  • 应通过访问控制保证只有授权方可以访问身份数据;

  • 应支持用户访问DID文档;

  • DID生成系统应符合等保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 应支持DID文档的生命周期管理(产生、更新、撤销等);

  • 宜采用密码技术保证交互过程数据来源的真实性、数据的完整性;

  • 宜采用密码技术保证交互过程重要数据的机密性。

《区块链服务 数字孪生开发平台技术规范》:

1.总体架构

基于区块链服务的数字孪生开发平台(简称平台)总体架构见图2,由区块链服务与数字孪生工作台(简称工作台)两层组成。

1)区块链服务为工作台提供区块链基础能力,能力宜具有数字身份、数字存证、数字藏品、隐私计算、智能合约。

2)工作台基于区块链基础能力实现数字孪生体的搭建、管理和映射等功能的开发、展示、运营与分析。工作台由引擎模块和功能模块组成:

  • 引擎模块由3D解析渲染引擎、组织模型引擎、物模型引擎、事件引擎和工作流引擎组成;

  • 功能模块由核心功能和系统管理组成。核心功能包括三维场景展示管理、孪生体管理、图层管理、业务管理和资源中心;系统管理包含用户管理、角色管理、组织管理、菜单管理、基础配置功能。

图2 基于区块链服务的数字孪生开发平台架构

平台测评分为工作台测评与区块链能力测评。测评要素根据平台(整体技术+工作台+基础能力)所需满足要求而定。

2.设计原则:

1)科学统筹:管理主体宜按照区块链管理和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总体要求,科学统筹规划,功能上满足企业未来长期发展的需要和国家对区块链监管的要求。

2)模块化:结构设计、平台配置、平台管理方式等方面宜采用模块化、构件化的设计模式,实现平台中各系统及模块间的高内聚低耦合。

3)安全高效:平台的数据保存、传输、交互接口的设计宜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性能安全可靠,安装规范,方便适用,易于维护管理,确保数据安全及系统长期有效运行。平台设计宜保障其中各系统及模块的有效运行,性能适用于各类平台业务的需要。

4)灵活可扩展:平台设计宜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具有企业调整生产工艺流程,扩大缩小生产规模、范围等的能力。平台宜具有与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供应链协同系统、设备维护系统、政府监管系统对接的能力。

3.核心功能

基于区块链服务的数字孪生开发平台核心功能包括三维场景展示管理、孪生体管理、图层管理、业务管理和资源中心。

1)三维场景展示管理:

  • 场景管理功能:提供地球、城市、园区(或厂区、农场等)、建筑、楼层、房间等不同层级可视化展示及场景控制,支持实现环境的宏观掌握以及微观逐层缩放的可视化呈现;

  • 视点动画管理功能:根据不同场景的需求自由定义视点名称、停留时长、飞行时长和字幕说明、支持动画的预览等;

  • 场景编辑功能:通过3D操作面板、编辑工具栏和设置面板进行编辑,不同类型操作对象对应的功能、参数和操作面板有针对性设计;

  • 场景分享功能:永久链接,链接可加密,获得链接的用户可通过链接安全地进行场景预览。停止分享后,分享链接失效,不再能预览场景。

2)孪生体管理:

  • 对孪生体类型及对象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

  • 以面板的形式对于模型、空间信息、属性信息及其他扩展信息的展示,支持对面板样式及参数进行设置和管理;

  • 基于区块链基础服务,应用数据指纹组合将孪生体数据上链以支持数字孪生集合的检索定位,实现面向所有孪生体提供模糊搜索和多条件组合的精确搜索,快速缩小范围精准定位孪生体;

  • 实现对于不同孪生体集合选择不同的效果模板,并定义效果模板的生效情景,以及参数设置。

3)图层管理:

  • 按照空间层级或自定义的孪生体集合添加不同的图层类型。如显示物体、显示配饰、物体变色、温度云图、温场图等;

  • 对图层名称、关联孪生体集合、筛选条件、图层效果、生效情境等参数进行设置。

4)业务管理:

  • 进行不同业务的面板展示,可添加多个不同的组件;

  • 在业务面板上添加柱状图、数值、仪表盘、雷达图和漏斗图等图表组件,可进行参数设置以快速响应业务需求;

  • 添加告警列表,对告警信息过滤、排序、搜索、定位和统计等操作;

  • 直观展示摄像头的空间布局、工况及实时视频;

  • 对不同的业务需求进行可视化展示,对已有业务的图表进行编辑。

5)资源中心:

  • 配饰、效果模板、图层模板、孪生体面板、场景控制插件、图表、业务模板等模板资源的上传、下载、预览、搜索功能;

  • 运营人员对其进行上传/下载等操作,通过快速的配置,实现业务场景的多样化呈现效果;

  • 数字孪生体资产交易多方协作,多方账户管理与多方安全交互,数字孪生体资源安全共享,利用数字身份标识将数字孪生资产确权记录在所有权账户,防止非法盗用。

四、2项团体标准与国内外标准情况简要说明

《区块链服务 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标识(DID)技术要求》:

  1. 国际标准方面:

近些年,国内外持续进行分布式数字身份领域探索,国际标准化方面,W3C(WWW Consortium)DIF(Decentralized Identity Foundation)积极推动分布式数字身份标准的起草与发布工作,W3C主要集中在DID规范和可验证凭证方面,DIF致力于提高区块链身份系统互操作性。

20227月,W3C DID工作组发布了分布式数字身份DID 1.0 (Decentralized Identifiers (DIDs) v1.0)正式推荐标准。当前W3C数字身份标准体系主要分为去中心化标识与可验证凭证两部分组成,分别有专项工作组开展相关标准化工作。微软、阿里、百度等多家企业的去中心化标识方案均围绕W3C数字身份相关标准展开设计。截止2023年三月,W3C已发布分布式数字身份DID 1.0Decentralized Identifiers (DIDs) v1.020227月)推荐标准,可验证凭证(Verifiable Credentials Data Modelv1.0201911月) v1.120223月)推荐标准,正在制定可验证凭证(Verifiable Credentials Data Modelv2.0,可验证凭证数据完整性 1.0Verifiable Credential Data Integrity 1.0),用于数据完整性证明的 JSON Web 签名(JSON Web Signatures for Data Integrity Proofs)等相关标准,完善W3C数字身份标准体系。

  1. 国家标准方面:

在《民法典》《居民身份证法》《网络安全法》《个保法》《数安法》《密码法》陆续颁布实施的大背景下,我国积极推动网络可信身份认证生态体系建设,高度重视网络可信身份标准研究。

20155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 31504-2015 信息安全技术 鉴别与授权 数字身份信息服务框架规范】国家标准。

  1. 行业标准方面:

20137月,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发布了【YD/T 2592-2013身份管理idM术语】通信行业标准。

目前我国的数字身份标准体系正在开展建设之中,多家企业、单位参考国际先进标准,开展具有我国特色、与国际接轨的数字身份标准体系框架的建设。近年来,围绕分布式数字身份,由多个标准组织、开源社区、分布式数字身份联盟共同努力,推进了一系列分布式数字身份相关技术标准和协议的制定,主要包括:

  • 万维网联盟(W3C)推动中的分布式标识符(DID)和可验证凭证(Verifiable Credential)规范;

  • 重启可信网络(RWOT)工作组DID Auth 规范;

  • 结构化信息标准促进组织(OASIS)的分布式密钥管理 DKMS 规范;

  • 去中心化身份基金会(DIF)推动中的 DIDComm协议;

  • CCSA TC8 WG4推动分布式数字身份 验证机制与技术要求行业标准制定。

分布式数字身份技术是对于 DID 层面的建立分布式数字身份信任框架的保障,区块链服务支持身份数据可信流转,为应用间的互联互通提供共同的数据格式、通信协议等前提条件,从而更利于指导区块链和数字身份的结合应用和实施,故有必要建立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标识(DID)技术要求标准。

《区块链服务 数字孪生开发平台技术规范》: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作为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等先进理念的重要技术。在国外,微软在Azure物联网平台上扩展数字孪生功能模块;西门子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了完整的数字孪生解决方案和产品体系;在国内,阿里构建城市大脑智能孪生平台,提供智慧园区一体化方案;华为发布沃土数字孪生平台,打造 5GAI 赋能下的城市场景、业务数字化创新模式。

标准研制情况见下表:

 

标准号

主要内容

物理实体

IEC 62832-1-2020

定义数字工厂框架(DF框架)的一般原则

ISO 23247-1:2021

概述制造业数字孪生框架的概述和一般原则,包括:术语和定义;制造业数字孪生框架的要求。

ITU-T Y.4473

表明敏感元件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该接口提供基于开放标准和地理空间支持的框架,通过Web将物联网(IoT)设备、数据和应用程序互联。

虚拟实体

IEEE P2806.1

工厂环境中物理对象数字表示的连接性要求

ISO 23247-3:2021

制造元素的数字化表示。提供OME的基本信息属性列表:给出了信息属性的示例;定义信息属性的标准。

ISO 10303

产品数据表示和交互。提供了产品信息的表示形式以及必要的机制和定义,以实现产品数据的交互。

数据

ISO 13584-422010

通过限制属性值域来对属性约束进行建模的能力;使用单一资源机制对聚合和组合进行建模的能力;描述带有外部引用的字符串的能力;连接属于不同类层次结构的类的能力

连接

IEEE 2888.3

该标准旨在为实施CPSDTS的研究人员和行业工作者提供标准化指导。该标准定义了词汇表、要求、指标、数据格式和API,用于为数字对象设置参数并与之通信,以提供与物理对象的同步和交互。

服务

ISO 20242-32011

定义了与虚拟设备通信的服务接口,包括软件模块和物理设备的功能

 

目前国内数字孪生技术规范较少,仅《T/ZGCSC 001-2022 智慧城市 数字孪生城市技术参考架构》、《T/DZJN 47-2021 数据中心数字孪生技术规范》、《T/SHMHZQ 081-2021数字孪生智能建造平台通用技术规范》等若干份现行团体标准,暂无现行国标,数字孪生领域标准仍有较大空白需要填补。本技术规范是对现有国内外在研标准的有力补充,主要研究区块链服务结合数字孪生开发平台相关标准,指导与规范区块链服务的数字孪生平台标准。

五、参编人员要求:

与区块链、数字身份、数字孪生平台相关的研发、生产、经营的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采购单位、供应商单位有关于本标准规定范围及适用领域的研发人员、应用人员、项目工程师、项目经理、技术采购等,与此标准规范适用相关的从业人员均可参与编制。

六、参编流程

1、盖章并提交团体标准参编申请表;

2、签订协议及费用;

3、加入编制组;

4、参与编制工作。

 

附件

团体标准编制组成员单位

申请表

拟参与标准信息

标准名称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

 

参与类型

副主编        □普通参编

单位类型

政府部门      事业单位      社会组织

科研院所      企业          其他:     

协会任职

单位会员      非单位会员

负责人

 

电话

 

邮箱

 

地址

 

拟参与编写人员信息

姓名

 

部门

 

职称/职务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单位简介

1.单位核心业务简介

2.与本标准研制相关的业务情况、技术力量、科研条件等

 

拟参与编写人员简介

1.姓名、职务、学历、技术职称、业务专长

2.主要标准化工作经历(标准名称、第几起草人)

申请单位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附件四:

团体标准咨询服务合同

 

甲方名称:     

单位地址:

人:

    话:

    箱:

 

乙方名称:物链芯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人:

    话:              

    箱: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立项起草《区块链服务 基于区块链对去中心化标识(DID)技术要求》《区块链服务 数字孪生开发平台技术规范》(暂定名)团体标准,乙方邀请甲方作为标准共同起草单位。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在真实、充分地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达成如下协议,并由双方共同恪守。

第一条   合作内容如下:

1、合作目标

乙方协助甲方完成团体标准《区块链服务 基于区块链对去中心化标识(DID)技术要求》《区块链服务 数字孪生开发平台技术规范》编写工作;

2、合作内容

团体标准《区块链服务 基于区块链对去中心化标识(DID)技术要求》《区块链服务 数字孪生开发平台技术规范》发布时将甲方列为 参编 单位,将甲方推荐的人员                署名为标准起草人;

3、技术人员组成

双方至少指派一名专职项目负责人全程负责项目的管理、协调和组织工作,并定期沟通交流;

4、工作分工

甲方:

1)  配合乙方提供制定标准所需的相关技术和人员支持;

2)  合同签订后指派专业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参与标准内容的起草工作。

乙方:

1)  组织完成《区块链服务 基于区块链对去中心化标识(DID)技术要求》《区块链服务 数字孪生开发平台技术规范》编制组的组建工作;

2)  按照《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组织完成《《区块链服务 基于区块链对去中心化标识(DID)技术要求》《区块链服务 数字孪生开发平台技术规范》编制工作。

第二条   乙方应按下列要求完成咨询服务工作:

1、合作地点:北京;

2、合作期限:本合同盖章或签字生效之日起至本标准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正式发布之日止;

3、质量要求:按照《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及国家相关要求完成标准编写,并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正式发布。

第三条   费用及支付方式:

1、费用总额为:¥        元(大写:人民币       元整);

2、具体支付方式和时间如下:

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甲方在五个工作日内,将费用一次性汇入乙方指定账号,乙方收到甲方付款后,应及时开具等额的增值税发票,开票内容为:专票-现代服务-标准技术服务费,普票-广告服务费

  1. 专票账号如下:

名称:物链芯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税号:9111 0108 MA01 EFU0 6H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苑路15-3-3层至7017068

电话:13366570151

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长河湾支行

银行账户:1105 0174 5300 0000 0341

  1. 普票账号如下:

名称:央链直播(深圳)有限公司         税号:9144 0300 MA5G KAK6 3G

开户银行:平安银行深圳新城支行         银行账户:1525 2427 7800 57

第四条   双方确定因履行本合同应遵守的保密义务如下:

1、保密内容(包括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研制本合同规定的标准所涉及的双方的技术和技术应用模式、人员信息、智力成果等;

2、涉密人员范围:了解或参与标准研制人员及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各类会议的出席人员;

3、保密期限:直至标准的公开发布;

4、泄密责任:视泄密后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过错情况而定,由过错方承担责任并赔偿损失。

第五条   双方确定以下列标准和方式对合作成果进行验收:

验收标准:同第二条第3点质量要求。

第六条   双方确定,在本合同有效期内,甲方指定     为甲方项目联系人,乙方指定    为乙方项目联系人。项目联系人承担以下责任:

1、负责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沟通与联络工作;

2、负责组织标准发布阶段文稿的把关;

3、乙方联系人在甲方联系人的配合下负责标准制订过程中相关会议的组织工作。一方变更项目联系人的,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另一方。未及时通知并影响本合同履行或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七条   双方确定,如发生不可抗力情形,致使本合同的履行成为不必要或不可能,双方协商后可以解除本合同。

第八条   双方因履行本合同而发生的争议,应协商、调解解决。协商、调解不成的,依法向乙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条   本合同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条   本合同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本页以下无正文)

甲方: (盖章)                  乙方: (盖章)

受托代理人:                   受托代理人:

                                         

A团体标准详细费用情况

排名

说明

二副主编起草

10 /   署公司名➕2个人名

费用包编制过程中资料费、试验验证费、差旅费、会议费、技术服务费、项 目咨询费、专家评审费用、编制过程中重要会议的宣传推广费、编制完成后的实 施及宣贯等其它费用。

 

三副主编起草

8 /  署公司名➕2个人名

四参编

6/  署公司名➕1个人名

五参编

5 /  署公司名➕1个人名

六参编

4 /  署公司名➕1个人名

普通参编

6 /2 署公司名或各1个人名

 

B团体标准编制的流程及周期

1.团体标准编制流程:

申请立项 立项建议书修订 立项评审 立项评审通过 组织编制起草组(征集 参编企业) →起草标准初稿 研讨会 (多次) →征求意见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 台及协会网站进行公示 30 ) → 收集意见并处理 研讨会 (多次) →送审稿审 查会 (组织相关领域内专家评审) →研讨会 (多次) →报批稿 协会审批 批准 出版 实施及宣贯。

2.标准编制周期:6-8 个月左右 (预计 2024 年中前发布)

3.协议及经费流程承办单位:中标政联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协会授单位 )

C参与标准对单位发展重要:

1提升企业/院校/科研院所所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引领行业发展获得话语权;

2、政府采购、招投标、融资重点加分项;

3、有机会申报国家级奖项;

4、进一步扩大科研院所影响力;

5、作为参编人员,职称评定,署名权是重要指标;

6、和各高/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和相关领域优秀的产业链一起多次讨论编写的过 程也是技术交流和资源整合的过程;

7、国标委平台公示,更好的展示企业 http://std.samr.gov.cn/

8、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              

9、助力后期拿信创项目/需自行关注当地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的项目。

  

上述 2 项团体标准发布后未来将为政策法规标准引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 政府采购、招投标、融资增信、奖项评选、职称评定等赋能提供依据。 

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民政部登记的国家一级组织——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批准成立)

COPYRIGHT©1997-2017     主办: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工作委员会(CMCA-MCC)【可信网站】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工信部1号楼8层       秘书长单位:物链芯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秘书长:元宇宙实验室(深圳)有限公司  Email :328807352@qq.com 联系电话:13366570151(微信)010-51055845

中文域名:物链芯.中国  物链芯工程.中国    TC2017.org.cn  分布式存储.中国  央链.中国    京ICP备19012045号-1    

扫一扫关注我们
随时了解我们的动态